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4-11-16
Mint Mobile是我自己用了很久的電信商(目前使用了6年了),在這之前我也用過T-Mobile, Cricket不同電信上,但最後我還是長期使用Mint電信商!而且申請號碼,也不用SSN,非常適合留學生!
如果你的手機可以支援e-sim,甚至可以在出發前兩三天就設定好,落地就可以直接用!(非常方便,同時保有原國家的sim卡)
如果剛來美國,最煩惱的就是辦電話號碼,想到要跑去電信商店就很麻煩,銀行開戶,也會需要號碼!
還好,Mint全部都是線上申請,有兩個方式可以開通,方式一:實體Sim卡,申請完大概2 – 3天就寄到你家,方式二:E-Sim卡,可以直接線上啟動e-sim,還沒到美國前,就馬上就可以用,下飛機到美國就有網路可以使用!
Mint Mobile 是我長期使用的電信商。在這之前,我也用過 T-Mobile 和 Cricket 等不同的電信商,但最後我選擇了 Mint Mobile。這篇文章將介紹 Mint Mobile 的優勢,以及為什麼它對於留學生和新來美國的人特別友好。
最後,我也有整理好Mint的讀者優惠,讓你可以省下$15,相當於一整個月免費!現在有Winter Sale,45元,可以用六個月,相當每個月$7.5!!!
其中,每個月$15電信費,也是我目前繳過最低的,而且也不用綁約,相當彈性,適合短期來玩1-3個月的人,也適合長期超過1年以上,像我旅居在美國工作的人!
除了本身方案就夠便宜了,每年大概可以省下$400-500在手機電信費!
我也整理了辦美國電信的4個常見痛點。
入境美國優先待辦事項:
- 申請攻略、獎學金整理:美國留學申請流程,必備的6個文件,時間如何規劃?常見的5種獎學金來源
- 如何買機票:[美國旅遊]美國機票怎麼買?3步驟,買到低價機票
- 向學校報到
- 如何找長租房子:
- 如何開銀行帳戶:
- 如何辦手機門號(我目前使用Mint,覺得便宜,也還滿穩定)
- 暫時sim卡:暫時14天到30天,落地就可以跟家人報平安
- [推薦](人在台灣) 直接使用e-sim卡,出發前線上開通,落地直接使用網路:Mint 電信商
- (人在台灣)預先購買30天電話卡(如果能使用Mint,之後銀行開戶就不用再換號碼):美加墨T-Mobile 4G上網卡(台灣/香港郵寄到府)
- 長期使用電信商:
- (人在美國)我目前是使用Mint 每個月4G流量,每個月$15(可以網路申請,寄到家)
- [美國電信] 省錢 Mint Mobile,每月$15,5個步驟輕鬆線上申請
- 暫時sim卡:暫時14天到30天,落地就可以跟家人報平安
- 如何開始累積美國信用紀錄?
- 我彙整的留學必備網站:40個美國留學必備網站
- 如何使用美國醫療保險:
- 如何開美股ETF投資開戶:[開戶教學] 美國券商Firstrade第一證券,5分鐘輕鬆開戶教學
- 如何買車與換駕照:
- 如何省錢?
- 美國求職指南
文章目錄
辦美國電信的4個常見「痛點」
在我們開始介紹Mint之前,我整理了我讀者和我,之前遇到的痛點
痛點一:希望在下飛機,就有網路、電話可以用
許多傳統電信,都需要去美國門市申辦,或是要找學長姐的Family Plan。
但又希望剛到美國機場,就有電話、網路可以使用!
Mint剛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,E-sim卡,就可以幫助你解決上述問題:
- 使用虛擬e – sim卡,不佔sim卡槽,可以同時擁有兩個號碼
- 可以「馬上」啟動服務,再出國前設定好,落地直接開始使用,網路不斷訊
e-SIM卡,就是那種內建在你的智慧型裝置裡的SIM卡,讓你換電信商不用換實體卡片那麼麻煩。直接透過設備的設定下載個資料檔,就能輕鬆切換你的行動網絡。這技術真的是方便到不行,特別對愛換電信方案的人來說,簡直是夢幻逸品!
痛點二:沒有SSN,需要直接去美國門市辦號碼
Mint完全是線上申請,甚至不用SSN,只要在網路上,點選五個步驟,最後結帳!
2 – 3天,寄到家裡,而且安裝的方式也都非常簡單!
或是線上直接啟動e-sim卡,可以馬上在手機上使用美國號碼!
在剛到美國的時候,可以省些力氣,去找週邊的電信商!
對於一些沒有社會安全號碼(SSN)的人來說,辦理美國電信號碼可能是一個困難的痛點。在美國,許多電信公司要求顧客提供SSN作為身份驗證和信用檢查的一部分。如果顧客沒有SSN,他們可能需要前往電信公司的門店,提交其他證明文件(例如護照、簽證等)以證明他們的身份。
此外,一些電信公司可能會要求顧客提供美國銀行帳戶或信用卡信息,以便在需要時收取費用。這可能會對那些沒有美國銀行帳戶或信用卡的人造成不便。
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一些電信公司開始提供無SSN計劃,讓沒有SSN的人也能夠輕鬆辦理電信號碼。
痛點三:費用高
我本來T-Mobile Family Pan,一個號碼大概$30 – 40,Verizon Family Pan一個月$50 – 60,我跟我太太兩個人,大概一年可以省下$400以上!
Mint每個月只要15元,如果出去玩,需要比較多流量,也可以出去玩再多買流量即可!
在美國,大多數的電信公司都需要顧客簽訂合約,並且需要每個月支付一定的費用。然而,這些費用往往非常高,而且有許多使用限制,例如每月有限制的數據用量、漫游費用、長途電話費用等等。此外,一些電信公司可能會在您超出使用限制時,加收額外費用。
痛點四:擔心找不到學長姐、同學Family Plan
剛落地到美國,其實很多事情要處理,而且很累!
如果找不到學長姐的family plan,可能每個月的電話費要60美金以上!
如果先辦好Mint,使用了一鎮子,有找到學長姐的Family Plan。
也能輕鬆的帶著原本的號碼,跳槽到學長姐的Family Plan。
在美國,一些電信公司提供家庭計劃,可以讓家庭成員共享同一個計劃,並且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優惠。然而,如果顧客無法找到他們認識的人一起加入同一個家庭計劃,他們可能無法享受這些折扣優惠,這也是一個常見的痛點。
痛點五:辦事情,可能提前需要美國電話號碼

我有讀者,在租房子的時候,就需要一個美國號碼,來聯絡Leasing Office。
後來用Mint開通e-sim卡,就可以用wifi打電話到美國,處理事情!
Mint Moblie介紹

Mint電信跟傳統的四大電信業者(T-mobile, AT&T, Verizon, Sprint)的經營方式不一樣。相較於傳統的電信商,Mint Mobile不需要擁有自己的硬體基地台與設備。相反,他們租借了T-Mobile的設備,並以更實惠的價格提供給消費者高速網路(4G LTE)、簡訊和通話功能。
他是屬於「虛擬行動網路電信公司」(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),虛擬行動網路運營,不需要擁有自己的電信設備,而是跟上述的四大電信業者,租借設備,提供消費者電信服務!
Mint Mobile最吸引人的優點之一是他們不需要綁約,讓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使用時間(3個月、6個月、12個月)。這種彈性的選擇讓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預算,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。類似於if卡的概念,這使得Mint Mobile成為非常有吸引力的選擇。
除了價格和彈性,Mint Mobile還有其他的優勢。他們提供無限制的數據計劃,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使用數據,而不必擔心額外費用。此外,他們的客戶支持也很優秀,提供24/7的客戶支持服務,幫助消費者解決問題。
他是直接與T-Mobile租借設備,並且用便宜的價格,提供消費者高速網路(4G LTE)、簡訊、通話功能!除了便宜,他還有另個更厲害的優勢!
他不用「綁約」,自己設定使用時間(3個月、6個月、12個月),相當的彈性,類似if卡的概念!
我為什麼選擇Mint Mobile? 4個原因
為什麼我從T-Mobile跳來Mint呢?主要就是費用,因為一年可以省下$200,我跟我太太兩個人,就可以省下將近$400,這就成為了我們的旅遊基金、黑五購物基金!
原因一:個人電信方案 最便宜
相較於傳統的電信商,這個方案,是目前我用過最便宜的,也可以從他的營運上,看見他把所有的資源都投入在客戶上!
他們完全線上化,並且讓線上的體驗非常流暢,申請只要五分鐘,2-3天寄到家!節省了許多店面成本、人事成本,服務品質也沒有因此下降!可以線上開卡!
Mint Mobile 不需要綁約,顧客可以自行設定使用時間(3個月、6個月、12個月),讓使用者擁有極大的彈性,類似if卡的概念!
原因二:支援e sim卡功能
如果你有原本國家的sim卡,想留著收簡訊,或是不想再出國後,還有換sim卡,或是你不想等個2-3天sim卡寄到你家,想要「馬上」使用這個服務!
Esim卡是什麼?
“Esim” 是 “Embedded SIM” 的縮寫,它是一種內置在設備中的 SIM 卡(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)。它允許用戶在不需要物理 SIM 卡的情況下對設備進行訂閱和配置網絡服務。這意味著,您可以通過 esim 技術直接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上安裝和管理網絡服務,而不需要物理 SIM 卡。這使得您可以在更換網絡業者或國家/地區時,更輕鬆地切換服務。
傳統的SIM卡是一個可拆卸的卡片,需要插入手機或其他移動裝置中,才能連接到移動網路。而e-SIM則是直接在裝置內部儲存的一個虛擬SIM卡,可以在設備中進行編程和更新,而不需要插拔實體卡片。
e-SIM技術可以帶來更多的方便性和彈性,因為使用者可以直接在設備上啟用或切換移動網路服務,而不需要更換實體SIM卡。此外,e-SIM也可以幫助設備減輕體積和重量,因為不再需要額外的SIM卡插槽。
那E-sim卡,就可以幫助你解決上述問題:
- 使用虛擬e – sim卡,不佔sim卡槽,可以同時擁有兩個號碼
- 可以「馬上」啟動服務,線上開通,再出國前設定好,落地直接開始使用,網路不斷訊
如果安裝eSim卡,
- 可以在出發前,就安裝好,落地美國就可以直接使用
- 不用常常把sim卡拔來拔去
- 回台灣,可以插入台灣的sim卡
Iphone支援eSIM的機型
- iPhone XS
- iPhone XS Max
- iPhone XR
- any iPhone 11
- any iPhone 12
- latest iPhone SE
還有很多機型都支援,可以直接用官方網站的檢測器,去看你的機型符不符合!
看一下你的手機有沒有支援e sim卡!檢查e-sim

原因三:良好的使用者體驗(不用SSN)
也因為完全是線上申請,甚至不用SSN,只要在網路上,點選五個步驟,最後結帳!
Mint Mobile 提供了無需提供 SSN(社會安全號碼)的線上申請方式,讓申請過程變得非常簡單。只需要透過網路點選五個步驟,即可輕鬆申請並在 2-3 天內收到 SIM 卡。此外,Mint Mobile 也提供了線上直接啟動 e-SIM 卡的選項,讓使用者可以在手機上直接使用美國號碼,方便又快速!
2 – 3天,寄到家裡,而且安裝的方式也都非常簡單!
或是線上直接啟動e-sim卡,可以馬上在手機上使用美國號碼!
申請 Mint Mobile 的號碼不需要提供 SSN(社會安全號碼),這對於留學生來說非常方便。申請過程全程線上操作,不需要跑去電信商店,省時省力。
原因四:完善的網路真人客服

如果住美國久了就知道,美國很多客服打電話都是30分鐘起跳,他們提供真人的客服,也有效降低了我等待的時間,很即時的就可以解決我的問題!
Mint Mobile 還提供了完善的網路真人客服,有效降低了使用者等待客服回應的時間。而且,他們的客服還提供了即時線上等待時間查詢功能,只需要輸入姓名、信箱、手機,即可知道目前有多少人在線上等待,方便使用者做好時間規劃。
只需要輸入 姓名、信箱、手機,就能知道目前有多少人在線上等待!
總結來說,Mint Mobile 以其獨特的商業模式、優惠的價格、彈性的使用時間和無需 SSN 的線上申請方式,以及完善的客戶服務而聞名。如果你正在尋找高品質且實惠的美國電信服務,Mint Mobile 絕對是值得一試的好選擇!
Mint Mobile 的其他優勢
- 價格實惠:Mint Mobile 提供多種價格方案,從每月最低 $15 起,根據不同的數據需求選擇適合你的套餐,節省通信費用。
- 靈活套餐:無論是3個月、6個月還是12個月的計劃,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,靈活調整。
- 優質網絡:Mint Mobile 使用的是 T-Mobile 的網絡,覆蓋範圍廣,信號穩定,無論是在城市還是郊區都能享受到良好的通信服務。
Mint Mobile收訊好嗎?覆蓋率

我之前住在紐約,收訊其實都滿好的,而且出去玩的時候,也都還滿夠用的!但是到了人煙稀少的地方,其實連傳統電信商,收訊也不是很好!
Mint 電信是使用T-Mobile的電信領域,所以其實全美國,都很夠用!
也可以從上圖看到,全美的覆蓋率,非常廣泛,特別是大城市,跟一般傳統電信商,沒有什麼體感上的差別!
除了紐約以外,Mint Mobile在全美各地都有相當好的收訊率。因為Mint Mobile使用T-Mobile的電信基礎設施,所以覆蓋範圍廣泛,全美國的城市和鄉村地區都可以使用。
另外,根據調查報告,T-Mobile的網路速度和覆蓋範圍在美國的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,所以Mint Mobile在這些地區的表現也很好。
不過,像所有的無線電信業者一樣,Mint Mobile的訊號可能會受到建築物、地形和氣候等因素的影響。在人口稀少的地區,可能會有信號覆蓋不到的地方,但這也是所有的無線電信業者都會面臨的問題。如果您經常在偏遠地區旅行,建議您提前了解該地區的網絡情況,並作出相應的調整。
Mint Mobile的優點與缺點
Mint 電信 | 傳統電信 | |
價格 | 便宜 | 相對較高 |
流量 | 5G, 10G, 15G, 無限 | 可以加入Family Plan無限流量 |
綁約 | 不用綁約 | 需要綁約 |
使用體驗 | 非常容易上手,看官網影片,很快就上手! | 需要到電信營業處處理 |
攜帶原號碼 | 五分鐘,就可以轉換到Mint | 需要去營業處處理 |
美國境外提前啟動 | 可以使用e-Sim,線上在境外啟動,落地直接使用 | 無法 |
優點:
- 線上5分鐘申請,2-3天寄到家
- 不需要SSN(適合剛來的留學生)
- 價格便宜(一年可以省下$400 – 500)
- 彈性,不用綁約(適合短期、也適合長期使用)
- 可以攜帶原號碼
- 不用額外購買手機
- 可以在美國境外啟動eSim(落地美國,可以直接使用網路)
悲慘的換電信經驗:我自己曾經就把Cricket的號碼,換到T-mobile,來來回回跑去門市,在家弄了半天,花了我幾個小時!
我原本也是抱持著,大概要弄上半小時以上的心情,要處理Mint,沒想到異常的簡單,流暢,全程大概不到10分鐘!相當讓我驚艷!
缺點:
- 流量選項只有4個,最少買三個月
- 人多的地方,可能收訊會變差(因為是使用T-Mobile的電信機台,會優先服務T-Mobile使用者)
五個步驟,輕鬆申請Mint Mobile
STEP 1:下單購買方案

我自己選的就是最便宜的$15方案,因為我自己家裡、上班的地方都有Wifi,所以使用的機會比較少!
大概就是出去玩的時候,會用比較多,如果要增加流量使用,都可以輕鬆在App購買!
STEP 2:選擇Sim卡種類(結帳後,大概2 – 3天到家)

選擇sim card寄送方式!(需要美國地址,如果需要實體卡的話,可以填寫朋友的美國地址)
- 傳統sim卡
- e-Sim卡:手機支援的話,就不用實體插入Sim,也能使用電信服務
注意:不是每一支手機都支援e sim卡
如果你人在台灣用台灣卡,刷不過怎麼辦?
- 情狀一:Billing Address問題:mint你可以填學校地址,因為esim不會寄東西到你登記的地址。可以等之後有確定地址,再profile換就可!
- 情狀二:已經換成美國地址,卡還是不過:建議可以換張卡,很多讀者,換了一張卡後,就刷過了!(讀者實測)
eSim的優點
如果安裝eSim卡,
- 可以在出發前,就安裝好,落地美國就可以直接使用
- 不用常常把sim卡拔來拔去
- 回台灣,可以插入台灣的sim卡
支援eSIM的機型
- iPhone XS
- iPhone XS Max
- iPhone XR
- any iPhone 11
- any iPhone 12
- latest iPhone SE
如果你還沒有美國地址,但想辦e-sim卡,馬上使用,怎麼辦?

你可以使用你朋友的地址、未來學校宿舍地址(即使你可能不會去住),就可以順利結帳了!
記得在找到未來住宿地址時,進去app更新一下地址!
經過讀者實測,可以使用,甚至可以在台灣使用美國號碼wifi calling!
STEP 3:收到包裹,Activate Plan


在拿到包裹後,你就可以打開你的email,選擇Activate Now,你可以選擇獲得全新號碼、或是保留原來的號碼!
通常2-3天內會寄到!
STEP 4:攜帶原號碼 到Mint Mobile(申辦新號碼可省過)

根據他的步驟,就可以輕鬆地攜帶你的號碼、或是使用新號碼!
新號碼會根據你的zip code,產生前面的三碼,通常你看到朋友打給你,顯示的地區,通常是他的號碼申請地!
STEP 5:帳號轉換(大概五分鐘)
如果是保留原號碼,輸入之前電信商的資訊(帳號、PIN碼),大概不到五分鐘,就會轉換成功!
延伸閱讀:Switch It Up — How To Bring Your Phone Number To Mint
如何啟用E-Sim呢?(含教學影片)
步驟一:確定手機支援e-sim服務( 1 min)

看一下你的手機有沒有支援e sim卡!檢查e-sim
可以藉由上述的網站,輸入你的手機品牌跟型號,就可以輕鬆知道能不能用!
大多數的智能手機,都支援e – sim服務,但如果擔心的話,可以用他們的網站花一分鐘檢查!
步驟二:按照上述的5個步驟,購買e-sim(5 mins)

根據上述的五個步驟,購買適合你的電信方案!
我自己是都選擇45元的4G方案!對我而言就很夠用!

但如果你是一個在沒有wifi的情況下,還是會大量使用網路的人!
就可以參考其他10G或是無限流量的方案!
步驟三:Activate E-sim

在網站購買好方案後,可以選擇Activate,並且選擇
- 新號碼(如果是你美國第一支手機號碼
- 從舊號碼轉移過來(已經有美國號碼
步驟四:下載e-sim

申請成功後,你會收到一封email,其中包含一個e-sim的QR code,使用你的手機掃描那個QR code,就可以輕鬆的下載跟安裝e-sim!
步驟五:填寫個人基本資料

最後一個步驟,你需要填入個人資料!(注意:需要美國地址,如果還沒有美國地址,可以填寫朋友的美國地址,或是學校地址,esim卡不會寄東西到你填寫的地址,所以可以放心填寫美國學校地址!)
例如:姓名、地址。
如果還沒有地址,該怎麼辦?或卡刷不過

這裡如果還沒有地址的話,你可以填學校地址,或是你認識人的地址!
填寫地址時,不用擔心會寄東西過去,所以可以放心地填寫!
延伸閱讀:How do I activate a Mint Mobile plan with eSIM?
如果你人在台灣用台灣卡,刷不過怎麼辦?
- 情狀一:Billing Address問題:mint你可以填學校地址,因為esim不會寄東西到你登記的地址。可以等之後有確定地址,再profile換就可!
- 情狀二:已經換成美國地址,卡還是不過:建議可以換張卡,很多讀者,換了一張卡後,就刷過了!(讀者實測)
Mint 電信的客服
如果申請的過程中,有遇到問題,都可以直接聯絡客服,可以打電話去,或是線上跟他們聊天!他們回覆都滿快的!
Our customer care humans are available 7 days a week 5AM-7PM PST at 800-683-7392 or chat with us at mintmobile.com/chat.
電話
5AM-7PM PST(西岸時區) at 800-683-7392
線上客服聊天
Mint Mobile App的教學
如何檢查每個月的Data用量?
下載Mint的app,打開就會看到目前的用量,還有剩餘幾天,如果使用超過80%的Data時,他也會很貼心的提醒你,Data快用完囉!
如果出外在旅遊,Data的用量比較多,也可以在旅遊期間,加購一些Data就可以!非常的方便!
除了在Mint的app上可以檢查每個月的Data用量外,還有其他一些方式可以檢查。例如,你可以登入Mint的官方網站,點選右上角的“Login”,輸入你的帳號和密碼,進入你的帳戶頁面,就可以看到你的月費計畫和用量狀況。
另外,如果你不想下載app或是登入網站,也可以直接打電話到Mint的客服中心查詢,他們會提供你目前的用量和到期時間。
無論哪一種方式,Mint都非常貼心的提供了即時的資訊,讓你隨時掌握自己的用量狀況,避免因為使用過度而被收取額外費用。

如何設定自動扣款?
如果你怕你自己會忘記繳電話費,然後就沒有電話可以使用,可以點進去my Plan,然後點選Auto Renewal,就可以開啟自動的繳費!
貼心小提醒:在三個月用完後,之後續買12個月,是最划算的,所以我在自動renew的時候,事先選好了12個月的Plan,也就是$180,平均每個月是$15!
設定自動扣款可以避免因疏忽忘記繳費而影響通訊使用,也不必擔心手動繳費的麻煩。如果你是Mint Mobile的用戶,可以很輕鬆地設定自動扣款。
首先,進入Mint Mobile的官方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,點擊”my Plan”選項,這個選項會顯示你的目前購買的計畫。然後,點擊”Auto Renewal”,開啟自動繳費功能。接下來,你可以選擇要使用哪一種付款方式,例如信用卡或PayPal等等。
貼心提醒,如果你是長期使用Mint Mobile的用戶,可以考慮購買12個月的計畫,這樣不僅每月的費用更便宜,而且也可以省去每個月手動繳費的麻煩。在設定自動續約時,也可以事先選擇購買12個月的計畫,這樣一來,你可以享受更長時間的通訊服務,同時也可以更節省費用。
簡單的設定一次,就可以讓你省去手動繳費的麻煩,同時也可以避免因疏忽忘記繳費而影響通訊使用。Mint Mobile為用戶提供了方便的自動扣款服務,讓你可以輕鬆管理自己的通訊費用,享受高品質的通訊服務。

我的使用經驗:一年省下$400以上
當我第一次來到美國時,我的學校寄了一張Mint電信的sim卡給我。但那時候我還不太懂美國的電信方式,所以就沒有使用它。相反,我使用了T-Mobile一年,Cricket兩年。但最後,我轉換到Mint Mobile之後,我就再也沒有換過了。
除了每個月省錢之外,因為我在家、公司、學校都可以使用Wifi,我最常使用的就是Google Map和Spotify。所以我的網路使用量比我想像的少得多。通常我在路上的時候,比較少直接用網路看Netflix。作為一名留學生,我非常推薦使用Mint Mobile。如果你的手機支援e-sim,你可以在出國前就在家設定好,這樣一下飛機,你就可以直接使用美國號碼和網路,這樣就可以省去跑去當地電信公司的時間!
我的整體使用經驗非常好,大概每年可以省下$400以上。我非常喜歡Mint Mobile的app,它的操作非常簡單,而且很容易查看目前使用的數據量,要續約或轉出都很容易。
在速度和穩定性方面,我認為Mint Mobile與我之前使用的T-Mobile沒有太多的差別。唯一的區別可能在於當我在人煙稀少的地方或是人多的地方使用時,T-Mobile會優先支援T-Mobile的使用者,然後才是Mint Mobile的使用者。
最後,我本來使用的是T-Mobile Family Plan,每個號碼大概$30 – $40,而Verizon Family Plan一個月大概$50 – $60。但現在我和我的太太使用Mint Mobile,一年可以省下$400以上,這真的是一個很棒的省錢方式!
讀者常見的問題
離境美國去旅遊,還能使用嗎?
可以,有兩種方法
第一種,使用Roaming,也就是漫遊,記得要在你的Mint帳戶儲值!
第二種,使用Wifi Calling,就可以免費在海外收簡訊(收取美國銀行驗證簡訊)
如果用了幾個月,不想用,可以換嗎?
可以,如果三個月到了,想換成其他電信,都可以輕鬆把號碼轉去其他電信!
每個月4G Data會不會不夠用?
我個人覺得不會,因為在家、學校、工作場所都有Wifi,我大概每個月只會用到3G!
如果怕不夠,Mint也有10GB, 15GB的選項!
我要去Raod Trip,這夠用嗎?
都滿夠的,基本上都跟T-mobile一樣,但是到了人煙稀少的地方,基本上大家的電信商的服務都不太行!
如果你還沒有美國地址,但想辦e-sim卡,馬上使用,怎麼辦?

你可以使用你朋友的地址、未來學校宿舍地址(即使你可能不會去住),就可以順利結帳了!
記得在找到未來住宿地址時,進去app更新一下地址!
經過讀者實測,可以使用,甚至可以在台灣使用美國號碼wifi calling!
我的台灣卡刷不過,怎麼辦?
情狀一:Billing Address問題:mint你可以填學校地址,因為esim不會寄東西到你登記的地址。可以等之後有確定地址,再profile換就可!
情狀二:已經換成美國地址,卡還是不過:建議可以換張卡,很多讀者,換了一張卡後,就刷過了!(讀者實測)
支持我的2個方式
本站的文章都沒有收費,提供的資源也都是免費的。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,歡迎你一起維護這個網站、主機。:D
讓這些文字幫助更多人,降低在異國的焦慮,專心追夢!我提供2種一起參與的方式:「請我喝咖啡」、「Like Coin拍手5下」
方式一、請我喝杯咖啡
歡迎你請我喝杯咖啡,也讓我聽聽你的故事,一起維護這個網站。幫助更多像你、像我的留學生,降低在異鄉的焦慮!
方式二、幫我拍手 5 下鼓勵我
只要花 30 秒登入 FB 或 Google,不用花任何錢就能支持我,並且幫我拍手舞下,回饋將由 LikeCoin 基金會配發,支持我繼續寫更多優質文章,同時可以支付網站主機費用,幫助更多人 😀
聯絡與合作
Facebook 粉絲專頁
Facebook 粉絲專頁 按讚,或在下面留下你的問題。
每次聽到讀者回饋,我都很開心自己寫的文章真的有幫助到人,也很喜歡聽聽不同朋友的故事,希望藉由文章,幫助到你!:D
更多留學攻略文章
- 留學攻略
- 視覺化 留學攻略 總覽申請攻略、獎學金整理:美國留學申請流程,必備的6個文件,時間如何規劃?常見的5種獎學金來源一年省下 USD400 Tips:美國電信行前準備:租屋&傢俱:信用卡(累積信用紀錄):銀行:
- 美國券商:
- 報稅:
- 醫療保險:
- 買/租車&駕照
- 紐約旅遊
- 北美求職系列
- 部落格經營
36 comments
Hi Jack
我也沒辦法完成CHECKOUT 的環節,系統一直出現錯誤也檢查過了,想問問該如何解決
Hello Yucheng,
想問你幾個問題,
1. 地址是填哪個國家的?(Mint需要美國地址,如果需要實體sim卡,就可能要寄到你美國朋友家
2. 你是選e-sim嗎?(如果是e-sim,Mint不會寄任何,你可以填美國學校地址
我遇到多數讀者,會有兩個問題
1. 地址沒有填美國(option 1: 填學校美國地址+e-sim,如果人不在美國, option 2: 實體sim卡,要填美國朋友家地址
2. 台灣卡刷不過(要多換幾張卡
Best,
Jack
Hi Jack
我在checkout 的時候一直沒辦法完成 系統一直跳出資料有誤 但檢查後完全沒有 想知道怎麼解決
Hi Will,
你能把截圖放在留言區或是email給我看看嗎?
或是有具體的資料有誤的錯誤訊息
Best,
Jack
已傳送私訊 但用不同信箱傳送的
請問我是要回台灣長住,但是想要保留美國手機號碼,收取銀行簡訊,這個適合嗎? 謝謝!
Hi Roro,
可以喔!我有朋友回台灣,就是用Mint來收銀行簡訊!
Best,
Jack
不好意思想請教,目前已購買Mint三個月的新客戶方案,Mint在美國境內是可以免費接聽和撥打電話的嗎?謝謝!
Hi Nora,
沒錯喔!在美國都是免費打境內電話,跟傳簡訊!
Best,
Jack
Jack你好,請問每期繳費,mint會寄送實體帳單到地址嗎?因為要考駕照需要地址證明(人在加州),需要紙本的電信帳單
Hi Rich,
目前Mint Mobile沒有提供實體帳單!可能無法使用Mint Mobile作為地址證明!
可能要考慮水電、銀行或是其他地址證明!
Best,
Jack
Hi Jack,
請問買Mint沒有美國信用卡也可以付款嗎?用台灣信用卡付款是不是會扣國際交易手續費呢?
Hi Channg,
Q1: 請問買Mint沒有美國信用卡也可以付款嗎?
我很多讀者都是在台灣的時候購買的,所以台灣的信用卡、金融卡是可以付款的。
Q2: 用台灣信用卡付款是不是會扣國際交易手續費呢?
這可能要看每家信用卡公司的規則了!
Best,
Jack
Jack, 謝謝你快速的回覆:)
Hi Jack,
想請問申請esim的話還需要寄送實體sim卡嗎?
看你文章中申請mint mobile 的step 3有收到包裹 activate plan
是有收到實體sim卡的意思嗎?
Hi Sophia,
如果是E-sim的話,就不會收到實體包裹唷!
讓你誤會了 😀
你會收到email,裡面會有QR code可以啟用esim!
Best,
Jack
我一個信箱可以幫2個雙胞胎孩子各別申請嗎? 我提的問題很多,謝謝您的回應.
Hi Karen,
一個email,能不能申請兩個號碼,我不太清楚,但我知道你申請兩個號碼後,
可以把兩個號碼變成一個群組,成為Family Plan,之後付款用一個email帳號管理就好!
Best,
Jack
如果是選擇esim(iphone14手機),之後我在台灣的mail會收到mint mobile寄來的通知嗎?
Hi Karen,
是的,如果是選擇e-sim的方案,你會收到email(不會有實體的mail),裡面會有activation的教學!
按照上面的步驟做就可以了!
Best,
Jack
小孩即將要去美國讀高中,我可以在台灣用我的mail幫他申請嗎? (已有美國地址),並在我的手機安裝APP ,知道他使用狀況,也在台灣幫他到期時儲值
Hi Karen,
Q1: 我可以在台灣用我的mail幫他申請嗎? (已有美國地址)
可以,你是指email對吧!完全可以!申請後,可以將實體卡,寄到美國地址!
Q2: 並在我的手機安裝APP ,知道他使用狀況,也在台灣幫他到期時儲值。
這也完全沒問題,App會顯示網路用量,你也可以設定自動繳款,就不用擔心會忘記繳款喔!
Best,
Jack
你好,想請問已經購買方案,但沒收到act code,該怎麼辦?謝謝
Hi Lo Edna,
請問你是購買e-sim卡的選項嗎?
可以先看一下email信箱,有沒有收到Mint Mobile的確認信!
如果沒有收到mint mobile 的email,可以試著聯絡 Mint Mobile客服!
Our customer care humans are available 7 days a week 5AM-7PM PST at 800-683-7392 or chat with us at mintmobile.com/chat.
Best,
Jack
謝謝 Jack 的分享!最近要到美國了~看了你的分享學習到很多事情,覺得安心很多,非常感謝
感謝Sunny的回饋,真的很開心,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,讓你感到安心!
希望你到美國的旅程、生活,一切都很順利!
希望我的其他文章,也都能幫助到你!
有問題,都可以在留言給我!
Best, Jack
謝謝Jack的回覆,在你的文章裡獲得許多實用的生活知識,希望之後可以多交流、多跟你學習: )
Hi Paul,
感謝你的鼓勵跟支持,也是支持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!
也很開心,我整理的東西對你有幫助!
沒問題啊!之後可以多交流!
祝你的新生活一切順利!
Best,
Jack
Jack你好,請問如果已經決定要使用1年是否直接購買12個月的方案,因為如果先新購3個月再續加6個月會變成20/MO,而且也沒有看到續約3個月的方案。
另外,4GB用完應該有無限的降速流量對嗎?
Data speeds reduce after 4GB but data is unlimited
Hi Paul,
Q1: 請問如果已經決定要使用1年是否直接購買12個月的方案? 可以!
我自己是先買了3個月,3個月用完後,都是一年一年續約的!
Q2: 4GB用完應該有無限的降速流量對嗎?
沒錯,4GB高速流量用完,就只是變得比較慢!
如果出去玩用量比較多,但還是想要超過4G的高速流量,也可以1G, 2G的購買高速流量!
Best,
Jack
想請問讀者優惠還有嗎 因為我點連結進去沒看到
Hi Lucy,
目前讀者優惠沒了!但還是有新用戶折扣,三個月合買的折扣,原價75元,特價45元!
Best,
Jack
你好,想請問可以先申請實體sim卡,之後再轉成esim 嗎?因為想過一陣子再換有支援的手機
Hi Emma,
當然可以,申請實體開卡後,如果手機支援e-sim的話,可以直接用app申請轉成e-sim卡!
Best,
Jack
Jack您好,
看了此篇的分享
想在出發前設定好mint的esim,這樣落地後就能直接使用
甚至在台灣就能先用wifi calling處理一些事
但我在checkout時發現billing address要填美國地址
由於我現在沒有美國地址且信用卡也是台灣的所以沒有辦法繼續QQ
想知道要如何在台灣就線上申請並開通mint?
感謝,
Chih-Chun
Hi Chih-Chun,
如果要使用e-sim的話,mint就不會寄信給你!
所以你可以使用你朋友的地址、未來學校宿舍地址(即使你可能不會去住),就可以順利結帳了!
記得在找到未來住宿地址時,進去app更新一下地址!
祝旅居美國一切順利!有問題都可以再討論!
Best,
Jack